在進口舊設備時,企業(yè)需提前準備好以下單證:
(1)裝箱單:列明設備的詳細信息,如設備名稱、型號、規(guī)格、數量等。
(2)買賣雙方協議
(3)提單:證明設備已經順利運抵境內。
(4)裝運前檢驗檢疫證明
舊設備進口報關的步驟如下:
1-確定進口舊機械的海關編碼(商品編碼),拿到準確的海關編碼,才能確定進口設備的監(jiān)管條件。
2-準備資料,開始做進口舊機械商檢備案。
3-準備相關單證,進行舊設備進口報關。
4-等待海關查驗,海關對進口舊設備的查驗一般分為初審、審單、查驗和處置四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5-完成查驗后,提貨離場。
6-完成舊設備進口報關手續(xù)。
進口舊設備清關流程
一般舊設備進口流程:
1.???簽訂進口舊設備合作協議,確定進口舊設備產品清單明細數據,確定商品編碼,確定進口企業(yè)性質;
3.?? CCIC報告(裝運前預檢報告)拿到后即可申請進口許可證
4.???貨到港前準備好所有清關資料,包括估價資料
5.???貨到碼頭后,提前打單校驗,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發(fā)送數據信息進行報關;
6.???總流程概括:簽署合同--申請CCIC報告--辦理許可證--起運貨物到國內港口--到港前準備好資料、向海關申報進行清關、審價、出稅單、繳稅--海關是否查驗--送貨--企業(yè)屬地檢驗。
進口舊機械設備操作過程中的難點
1、提貨裝卸困難;2、舊機械設備沒有打好外包裝;3、由于貨物比較拋,估價方面較順利。4、工廠提供的送貨地址不明確,由工廠帶路至目標公司,由此造成送貨時間過長。
綜合點評
結合貨物的詳細資料(重量、體積)的報價,收費方面較具體,不容易出現問題;報價方面與工廠協調得較好。工廠不能及時提供準確的貨物信息,造成初始報價和終收取價格不一致,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使得價格方面出現少許爭執(zhí),不過經過多方解釋也順利解決。